正在加载数据...
您现在的位置:郑州信息技术学校>> 教学科研>> 校本课程

校本课程

校本课程课程纲要

作者:郑州十中 来源:本站原创点击数: 发布时间:2017年04月26日

课程名称

《〈史记〉与人生》

单位

郑州十中

设计人

李鹏

适用年级

高一、高二

总课时数

16

课程类型

研读与讨论

课程简介(200字内)

《史记》是二十四史之首,其文学成就及历史意义都对后来的同类书籍有着深远的影响。然而,《史记》一书浩大繁难,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,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这本书读透是不可能的。本课程从介绍司马迁及其人生入手,引导学生走近作者,体会司马迁的人格精神,在此之后,再精选中《史记》中最为精彩的8篇传记进行解读,引导学生学会读史书的方法,并结合历史提高人生阅历,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基础。

背景分析(500字内)

在高中生中开设《史记》课程是一项比较难做的工作,这是由于高中生学习任务重,时间紧,而《史记》一书内容丰富,篇幅较长,再加上年代久远,阅读起来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。然而,《史记》一书对高中生又有着重要的意义,它不但是影响最大的史传文学之祖,而且书中的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,对今天的生活至今还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,值得我们去学习、去欣赏、去借鉴。在目前的高考语文中,“史传文学”占据的地位是很高的,学习《史记》同样有助于学生的高考成绩提高。

有利的一点是,高中生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,社会阅历的逐渐积累,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正在日渐成熟。虽然我们不能在短短的半个学期内把整本《史记》深入在研究透彻,但我们却可以举一反三,把其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先介绍给学生,带领他们去学习、去领悟、去赏析,走近史传文学,走近社会生活。

课程目标

1.  深入理解司马迁的人生与人格精神,在阅读《史记》时,能够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审美情趣,探寻作品的思想内涵。

2.  初步了解《史记》一书的意义和全书结构,围绕八个主题,约三十个《史记》章节,能复述故事梗概,能用简短的文章概括传记主人公的性格形象。

3. 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从史传文学中汲取力量,寻找智慧,指导当代生活。

学习主题/活动安排(请列出教学进度,包括日期、周次、内容、实施要求)

本课共16课时,每次连上两课时,八次上完,每次课除了与主要人物有关的章节外,还需要阅读与之相关的其他章节大约30个。内容及进度如下:

一、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:逆境激发潜力(《太史公自序》)

二、伍子胥:眼光长远成大事(

三、项羽与刘邦:力与智的较量

四、白起与王翦:不同的上级,不同的命运

五、吕不韦:得意之时莫傲气

六、陈胜吴广:起点低不可怕

七、李广:名震西域,何故难封

八、魏其侯与武安侯:小人最难防

实施要求分三级:

一级要求:了解梗概,即了解人物及相关历史事件,能复核

二级要求:提取精华,即能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,总结人物成败的原因。

三级要求:指导人生,即吸取历史人物或事件中的经验,并指导自身生活,发展健康价格。

评价活动/成绩评定

1.课堂发言记录,占总成绩的50%

2.课堂笔记,占总成绩的25%%

3.结业作业,通过查阅工具书,自主阅读一篇人物传记,并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,写一篇赏析文章。点总成绩的25%。

主要参考文献

[1] [汉]司马迁.史记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59年.

[2] 李长之.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[M].北京:三联书店,1984年.

[3] 张新科.《史记》与中国文学[M].西安: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5年.

[4] [清]梁玉绳.史记志疑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81年.

[5] 张大可,安平秋,俞樟华等.史记研究集成[M]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5年.

[6] 张大可.司马迁评传[M]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2年.

[7] 韩兆琦.史记通论[M].桂林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6年.

[8] 郭双成.史记人物传记论稿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1985年.

[9] 杨树增.史记艺术研究[M].北京:学苑出版社,2004年.

备注

 

 

收藏 打印文章

上一篇:校本课程规划方案

下一篇:没有了!